2月23日,武重集團召開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精神,深入落實集團公司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會議精神,全面總結公司黨史學習教育做法、成效和啟示,對繼續把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引向深入進行動員部署。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杜琢玉作黨史學習教育總結講話,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洪彰勇主持會議。
在總結會上,杜琢玉充分肯定了公司黨史學習教育取得成效。他指出,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公司黨委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集團公司黨組工作要求,在集團公司黨組黨史學習教育第八巡回指導組的悉心指導督導下,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貫徹全年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堅決扛起主體責任、精心組織實施,堅持以上率下、強化組織領導,堅持深學細悟、力求學懂弄通,創新活動載體、突出“武重特色”,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光榮傳統,堅持人民至上、踐行黨的宗旨,堅持學用結合、凝聚發展合力,堅持刀刃向內、錘煉黨性修養,加強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一體推進“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學習教育取得豐碩成果。
杜琢玉指出,公司黨史學習教育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成效明顯。通過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一步增強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政治自覺;進一步增強了應對風險挑戰,開展偉大斗爭的本領;進一步增強了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增強了履行強軍首責,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精氣神。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公司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在“學黨史”中筑牢了理想信念、在“悟思想”中砥礪了赤誠忠心、在“辦實事”中增強了為民情懷、在“開新局”中激揚了奮進力量。
杜琢玉強調,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形成了“五個必須”的經驗啟示。第一,必須持之以恒加強政治建設,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第二,必須持之以恒發揚斗爭精神,堅持把踐行“重型裝備國家隊”的核心使命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第三,必須持之以恒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職工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追求。第四,必須持之以恒推進自我革命,把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第五,必須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把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建設質量作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
為繼續把黨史總結、學習、教育、宣傳引向深入,奮力走好武重新的趕考之路,杜琢玉要求。一要全面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不斷增強踐行“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要進一步健全完善“第一議題”制度,充分發揮公司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的決出部署在武重高質量落地見效。二要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定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定向領航。持續把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持續開展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學習教育培訓;持續開展“四史”及人民兵工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三要踐行黨的宗旨,健全完善“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要聚焦服務基層解難題,聚焦困難職工、危險作業崗位職工,制度化、體系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健全完善保障機制,充分發揮好工會、共青團組織作用,廣泛開展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堅持做到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四要堅持自我革命,縱深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勇于自我革命,持續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深化公司內部巡察,堅持破立并舉治“四風”樹新風,堅決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加強對“關鍵少數”的監督,大力建設“清廉武重”,全力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五要強化責任擔當,以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要圍繞“效率最高、效益最大、效能最優”的工作目標要求,聚焦“三個堅決突破”,做好“三個機制保障”,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引擎;強化改革攻堅,著力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強化風險防控,著力筑牢高質量發展底線,體系化推進公司“十四五”規劃落地見效。
洪彰勇在總結會議中提出三點要求:一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公司各基層黨組織要認真抓好總結會議精神的學習貫徹,不斷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持續抓好六中全會精神學習教育,以高度的政治自覺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在學而思、學而悟、學而行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二要建立健全制度機制,鞏固拓展學習成果。要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長期堅持的重大政治任務,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建立健全“我為群眾辦實事”長效機制,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服務職工群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三要聚焦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學習成果轉化。要聚焦公司“兩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認真抓好任務分解,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狠抓落實,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高質量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科技帶頭人、青年科技帶頭人、首席技師,公司各單位黨政正職(含主持工作)人員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