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春華秋實,六十載風雨兼程。在這熱情似火的季節,我們即將迎來武重建廠六十華誕。六十年的光輝歷程里,武重人意氣風發、斗志昂揚,不斷與時俱進,通過深化改革、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精益管理,迎著兵器的春風,秉承深厚的底蘊,披荊斬棘,取得了輝煌的成績。伴隨著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我也在武重度過了整整30年,從一個初出茅廬懵懵懂懂的大學生,慢慢成長為公司的一名技術骨干,繼而又走上了公司中層領導崗位。一路走來,武重各級組織的引領與培養、領導們的關心與愛護、同事朋友的支持與幫助,都是我進步與發展的動力?;厥淄?,我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思緒萬千:感恩武重,沒有武重這個平臺就沒有我今天的小小成績;感激武重,沒有武重也沒有我們家庭的幸福生活;期待武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百戰不殆碩果盈盈;祝福武重,在新的起點上騰飛發展,在新時代再創輝煌。
1988年7月,慕名“亞洲明珠”的風采,胸懷建設家鄉、服務家鄉的理念,我從北京理工大學畢業選擇來到武重工作。初來乍到,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武重廠區草木蔥蘢綠樹成蔭,縱橫交錯的紅磚建筑,高大雄偉的東歐設備,一應俱全的管理機構,籃球場、足球場、俱樂部、醫院、食堂、各類學校等一體化配套設施,“人多規模大、社會職能全”可以說是那時武重的真實寫照;萬人大廠下班時壯觀磅礴的滾滾自行車流將整個中北路大街完全淹沒,充分展示了那個時代武重的氣勢與輝煌。那個年代大家都以進武重工作為榮,以自己是武重的一份子而驕傲和自豪,廣大職工的生活安逸而知足。然而,九十年代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武重未能轉變經營機制適應市場需求,人浮于事,產品結構單一,生產裝備落后,幾乎全是普通機床、也沒有數控設備,以致企業在后來的競爭中逐漸步入困境,進入了半停產狀態,導致了員工的焦躁與不安,許多員工辭職南下或下海經商或國外打工,是留下繼續工作還是追隨他人另謀他就深深地困擾著我,但是想到學生時代自己立下的為祖國工業發展作貢獻的凌云壯志,想到大學老師畢業時對我的諄諄教誨“為國家研制新精尖高檔重型機床”,想到現任總工程師、時任研究院青年設計師、剛從日本研學歸來的桂林代表年輕人與廠長的對話發言“我們是一顆倔強的種子,我們愿意在這貧瘠的土地上茁壯成長!”,再想到武重近十年對我的培養和振興企業的需要,最終我還是毅然選擇了留下,與武重同呼吸、共發展、共渡難關共克時艱。為了充實自己盡快提高工作能力,在工作之余我參加了華中科技大學組織的機電一體化第二專業的學習,同時主動爭取到西門子、法那科等公司培訓學習數控技術知識。
九十年代后期,企業實施了一系列改革,精化主體、放開外圍、剝離社會職能,一企一策、一廠一品、分兵突圍,武重逐漸步入了正常發展的軌道。同時企業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調整產品結構和組織結構,開發了CKX52/53系列、TK62/69系列、XK21/24系列等數控新產品,實現了由普通機床到數控機床技術升級。在這期間,我自己也積極主動參與到FB260國產化、DL系列大會戰等一批新產品的技術開發攻關和交鑰匙工程中,成為獨擋一面的技術能手,還先后多次到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進行技術交流與學習?!耙环莞?、一份收獲”,由于刻苦鉆研勤奮工作自己逐漸成長為一名作風過硬工作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術骨干,繼而成長為一名中層管理人員。2006年,在國家實施“十一五”規劃和振興裝備制造業政策及促進中部崛起戰略的推動下,企業著手實施整體搬遷改造。我作為一名積累了豐富工藝知識與實踐能力的技術中干,利用專業所長參與到公司新廠規劃、工藝流程設計和設備選型布局論證等各項工作的籌備和落實中,最終于2010年企業落戶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成功完成整體搬遷改造,重大關鍵設備數控化率得到全面提升,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重型機床研發制造基地。
2011年,武重集團完成重組,正式并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從此步入了更大的發展平臺。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蒞臨武重視察,鼓勵武重人要堅持實體經濟、自力更生、自主創新,提出“我們的飯碗要裝我們自己生產的糧食”,此時雖然企業深受世界經濟危機和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但總書記的話卻極大地鼓舞了武重全體干部職工的斗志和激情,我們在杜琢玉董事長的帶領下,積極面對經濟形勢和機床行業發展新常態,在主動適應新常態中轉危為機、趕超進位,從“改革調整轉型、擴量降本增效”的十二字發展方針到“打造消費者價值”的核心理念,從“重型機床做品牌,加工產品帶費用,專機產品做利潤”的發展方向到以“機床為根、專機為本”的戰略定位?;厥孜迥陙砥髽I的發展歷程,并非風順,也絕非平淡,武重在優秀的頂層設計指引下及時融入經濟發展新常態,因地制宜、順時而動、乘勢而上,鞏固了重型機床“行業龍頭”的企業地位,明確了“機床與專機并重”的企業新格局,形成了“創新引領、標準為王”的技術發展新優勢,完善了以“市場”與“問題”為導向的管理新機制,取得了“扭虧增效”的企業發展新成績,確定了“改革創新轉型、精益提質增效”的新十二字發展方針。伴隨著企業的逆勢上揚,我自己也走上了公司助理級的領導崗位,先后擔任了總質量師、總工藝師、副總工程師、技術研究院院長及機床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自己緊緊圍繞公司戰略發展要求,積極打造質量精品工程、深化技術體制改革、大力推進項目制、優化裝配管理機制、提升裝配發展活力、踐行全價值鏈精益管理……,不論身在公司什么崗位,從事什么具體工作,自己始終堅持熱愛武重、忠誠企業、奉獻公司;始終堅持公司黨委政治引領,以赤誠拼搏、愛崗敬業為信條征程跋涉;始終堅持市場導向、問題導向,為實現企業與客戶共同發展努力奮斗;始終堅持翹首美好未來,縱使自己青春不再也滿腔熱血不遺余力。
六十年時光荏苒,鐫刻著武重廠開拓攀登、步履鏗鏘;
六十年寒暑易節,記錄著武重情代代相傳、休戚與共;
六十年彈指一揮,承載著武重人志存高遠、風雨兼程;
六十年似水年華,續寫著武重夢劈風斬浪、氣勢如虹。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六十年來,武重人以“中國裝備、裝備中國”為己任;新時代,武重黨代會確定了“一個目標、兩個突破、三個轉變、四個提升”,建設國際一流高端裝備制造集團再造一個武重的宏偉目標。武重夢我的夢,作為武重的一名老員工,我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帶著感恩前行,帶著責任奔跑,與全體武重人心連心、同呼吸、同命運,以只爭朝夕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為決勝“三次創業”目標、奮力譜寫武重創新發展的新篇章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