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重集團推薦湖北省科技進步獎項目公示
項目名稱:超重型高精度多功能復合數控機床
完成單位:武漢重型機床集團有限公司
完成人:桂林、何發誠、魯云學、陳一明、嵇仲棣、鄒小堤、邵斌、王俊、熊偉、鄧明輝、黃小華、王慶芬、邱杰、張輝、閔祖冰
項目簡介:本項目圍繞核電重型轉子國產化加工對高檔裝備的迫切需求,解決大承載、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復合加工的難題,2009年在國家“高檔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的支持下,成功研制了核電重型轉子高精度加工的多功能復合數控機床。主要創新成果如下:
1、獨創性地復合了車、磨、大直徑深孔鏜、小直徑深孔鉆鏜及深孔珩磨等多種功能,實現了核電轉子等重型復雜軸類零件在一臺機床上完成全部加工,取得了該核心部件制造工藝與裝備的重大突破,主要精度參數優于國外水平。
2 、研制了具有靜壓托的主軸靜壓支撐,發明了一種變頻恒流靜壓軸承的液壓控制系統,滿足了機床大承重和高精度的要求,實現了額定承載500t、主軸徑向跳動0.006mm,處于世界領先水平。
3、發明了鏜桿橫移三支撐同步裝置,解決了大直徑直孔、錐孔、曲面孔等深孔高精度加工難題,實現了高精度微量進給插補功能,最大鏜孔直徑達到3500mm、鏜孔深度達到8000mm.
4、開發了機床主軸箱等超大高精零件的制造技術,優化設計了毛坯重103t、外形尺寸4m×4m×4m的主軸箱體,通過鑄造工藝創新,解決了箱體結構復雜、壁厚變化大、質量集中的鑄造難題,達到了此類箱體的鑄造極限。
5、提出了一種厚壁鋼管為毛坯的八邊形截面鏜桿四導軌制造方案,克服了傳統圓形鏜桿(Φ900mm×16000mm)易變形﹑導軌面接觸性能差、方形截面長鏜桿毛坯難以制造的難題,實現了鏜桿軸向高精度穩定進給。
所研制的多功能復合數控機床是世界上首臺兩頂尖承重達500t的超重型數控臥式鏜車床,實現了一次裝夾完成核電重型轉子全部加工工序,屬世界首創,被譽為國家“十一五”十大標志性重大裝備。經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鑒定,該機床“主要技術性能達到了當前同類機床國際領先水平”.自交付中國二重使用以來,成功完成了毛坯重量540t國產第一支最大的1100MW核電重型轉子和毛坯重量450t國產第一支最大的5m軋機超重型支撐輥的加工,主要精度參數優于國外同類產品。
項目機床的成功研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成功研制兩頂尖間承重達500t的超重型多功能復合數控臥式鏜車床的國家,也使我國超臨界核電重型轉子加工工藝和裝備居世界領先水平。本成果核心關鍵技術在國防領域的推廣應用,解決了我國首艘巨型艦船關鍵零部件的加工難題,為國家核裝備國產化、戰略武器裝備制做出了重大貢獻,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任何單位和個人若對主要完成單位、完成人排序或項目主要內容有異議,請于2014年5月6日前,以書面形式直接送交武重集團技術研究院規劃辦。異議應當簽署真實姓名或加蓋單位公章,并注明聯系方式,否則不予受理。
聯系人:楊雪峰
聯系電話:027-67810270
地址: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佛祖嶺一路3號技術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