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南京彩云機械電子制造有限公司與高校合作研制成功“CYHM-10-500五軸四聯動環面蝸桿旋風銑床”。該機床首次將內旋風銑包絡切削原理、五軸四聯動半閉環控制技術、精密回轉驅動技術、虛擬中心與自動對中技術、激光干涉分中、光學機內調刀、自動倒棱等多項創新技術,成功用于具有復雜型面的“二次包絡環面蝸桿”的高效高速加工。該新產品最大加工直徑≤φ200mm;最大加工長度≤2000mm;加工環面蝸桿的最大中心距≤2000mm;加工模數1.5~10;螺旋角范圍≤45°;主軸分度精度±30’;旋銑刀盤轉速3000r/min;可銑削硬度HRC52;加工表面粗糙度Ra0.8μm。
2012年7月由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南京市科委聯合組織了專家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新產品技術先進,生產效率高、節能環保、總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圓滿通過科技成果鑒定和新產品投產鑒定。
南京彩云機械電子制造有限公司是生產CNC旋風銑床和內切式、外切式旋風銑頭的專業公司、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2011年經南京市科委批準,組建了產學研結合的“南京市旋風銑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曾先后獲國家專利28項(含發明專利8項),在高效旋風銑技術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其中“EPS數控蝸桿旋風銑床”被江蘇省經信委認定為“江蘇省重大裝備首臺(套)”、被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
平面二次包絡環面蝸桿(簡稱環面蝸桿)是我國20世紀70年代開發成功的新型傳動裝置。該傳動的齒面嚙合呈雙線接觸,參與嚙合的齒數多、接觸點的法向速度大、綜合曲率半徑大、接觸應力小、易在嚙合區形成油膜,因此具有承載能力大,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其應用范圍從冶金礦山機械、軋鋼機械、石油化工機械、船舶、軍工裝備向太陽能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擴展。
環面蝸桿由于型面復雜,工藝難度較大,在這之前尚無專用的高效數控機床,多采用改裝后的機床進行車削、外銑、滾齒、加工中心雕刻等方法。近年國內出現用數控車床改裝成四軸四聯動的數控磨床來磨削。這些方法分別存在程序復雜,操作不便,加工質量不穩定,刀具耗損大,生產效率低等問題。
南京彩云機械電子制造有限公司基于綠色科技的理念,充分發揮企業旋銑技術方面的優勢,在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的共同參與下研發成功的這臺“CYHM-10-500五軸四聯動環面蝸桿旋風銑床”,克服了上述工藝方法的缺陷,使生產效率提高5~10倍,能效利用率也大幅提升,是環面蝸桿制造技術的重大突破,該產品屬于低碳經濟時代的綠色智能專用數控機床。
浙江萬達汽車方向機有限公司和天津欣天明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成為首批用戶,用于環面蝸桿減速器、太陽能回轉驅動裝置等產品環面蝸桿的高效加工,使生產效率大幅提高(15分/件),加工精度穩定,達到7級,受到用戶好評。